生病不可怕、無知才可怕、錯誤認知更可怕,打開生命健康的黑盒子,透視先天體質、後天體質,找出現有的健康問題及潛伏的疾病!
~~~我們的團隊有專業的健康知識,提供給您完善的醫療資訊,親切的分析及諮詢服務,所以您從文章所看到的疾病、癌症,在我們的醫學經驗裡都可以幫你解決問題,讓你不再受到恐懼、無助及害怕,
給自己一個機會,現在就打電話給我們,我們將協助您及解決你的問題~~~
![]()
衛署公布國人十大死因 癌症仍居首 代謝症候群最駭人:衛生署公布九十五年國人十大死因與十大癌症,癌症連續第廿五年居十大死因之首。去年十三萬五千多名死亡人口中,近三成死於癌症,平均每十三分五十秒就奪走一人性命。另有三成死於與高血壓、高血糖相關的五大生活型態疾病,威脅竟略高於癌症。 九十五年整體死亡率呈現近廿年最大減幅,十大死因死亡率也都呈現下降,唯獨自殺死亡率仍較九十四年增加一•一%。整體而言,國人平均壽命延長,男性為七十四•五七歲,女性八十•八一歲;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為七十三歲,比十年前增加四歲。 衛生署昨天公布九十五年國人十大死因與十大癌症,順位與去年相同。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(惡性腫瘤)、腦血管疾病、心臟疾病、糖尿病、事故傷害、肺炎、慢性肝病及肝硬化、腎病、自殺、高血壓相關疾病。 三軍總醫院家庭醫學部教授祝年豐指出,癌症依然是國人死因之首,但近三年可清晰看出,腦血管心臟疾病、心臟疾病、糖尿病、腎炎、高血壓等以及因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引起的動脈硬化疾病,對國人健康威脅更大。
「代謝症候群」是「三高」疾病的前兆,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吳秀英提醒,預防代謝症候群發生,應注意健康生活形態,民眾平日應更加注意自己的血糖、血脂、血壓、腰圍、血脂,以保健康。 十大癌症之首是肺癌;前五大癌症占去年所有癌症死因的六成。子宮頸癌、乳癌、胃癌死亡率下降,但肝癌、口腔癌、食道癌與胰臟癌死亡率增加。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分析指出,國人死亡年齡中位數為七十三歲,十大死因年齡中位數多數落在六十九歲以上,但慢性肝病及肝硬化、事故傷害、自殺是四、五十歲中壯年的主要殺手。 黃旭明指出,隨高齡化趨勢,八十歲以上高齡在死亡人口的比率顯著增加,九十五年就有三成以上,比十年前的二二%高出近一成。
連28年居10大死因之首每13分10秒 癌症奪走一條命 衛生署昨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,癌症連續二十八年高居榜首,平均每十三分十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。去年莫拉克風災災情慘重,五百九十九人罹難,以致事故傷害死亡率比去年增加。此外,男女雖然都越活越長,但女性比男性約多活六.六歲。 粗死亡率微減0.4% 12年來首見逆轉 二○○九年國人十大死因,依序為惡性腫瘤(癌症)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肺炎、糖尿病、事故傷害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、慢性肝病、自殺及腎病,排序與前年相同。 去年我國死亡人數共十四萬兩千兩百四十人,平均每十萬人中有六百一十六人死亡,粗死亡率比前年微幅減少○.四%,是近十二年來,死亡數首度微幅減少,也是死亡率上升趨勢首見逆轉,原因尚待研究,平均每三分四十二秒有一人死亡。 十大死因中只有事故傷害的死亡率增加,增幅二.六%,肇因去年因莫拉克風災災情慘重,全年共計七千三百五十八人死於意外事故。事故傷害死亡者,平均每人少活二十八年,生命損失年數最高。
平均壽命增長 女比男多活6.6歲 雖然國人的平均壽命持續增長,男性為七十五.九歲,女性八十二.五歲,但男女平均壽命差距持續增大為六.六歲。國健局研判,這可能與男性工作壓力大、意外風險較高、菸、酒、檳榔使用率高、有病較晚就醫等因素有關。 對於男女壽命差距拉大,台大醫院副院長蔡克嵩表示,有一種說法是,女性基因是雙套,等於還有「備胎」,較不易因基因受損罹患疾病。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表示,女性生活習慣較佳,生病後較主動就醫且遵從醫囑。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陳肇文表示,女性在停經前,女性荷爾蒙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。 衛生署統計發現,雖然不分男女的癌症死亡率均持續上升,但男性為女性的一.七倍。拜醫療普及與進步之賜,絕大多數主要癌症的死亡年齡中位數均延後,唯獨食道癌的死亡年齡不斷提前,食道癌患者竟然比十年前平均少活八年。 食道癌年輕化 比10年前平均少活8年 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指出,十大癌症死因中,以食道癌、胰臟癌死亡率增幅較明顯,約三%,兩者都不易早期發現與治療。近十年來,男性口腔癌成長三十六.四%、女性胰臟癌成長十八.二%,研判可能與嚼檳榔、酗酒等因素關係最大。
|